50-60(21/51)
留心爹娘的口角官司,只深吸一口气,等阿盈下了车,摆了脚踏之后,盈盈走下车,罗玉娥自然上前问候,其实她二人又重新在吴家见过一面。这是蒋羡头一次见到锦娘,虽说她的容貌我见犹怜,但眉宇间毫无一般女子的扭捏之态,落落大方的站定,看起来却清纯的不可方物,似乎走来的风都含香。
大人们特地留出空间在前面走着,二人相互见礼,锦娘可没想到竟然是蒋羡,她曾经在离开周家的最后一日见过他的,虽说惊鸿一瞥,但那样的容貌却很难让人忘怀。
锦娘不知道该问什么的时候,听蒋羡道:“五年前我本命年的时候,我母亲带我来过仁王寺,这里上去并不陡,他们寺里的斋饭中有一道干焖笋丝很好吃。”
五年前是他本命年,那他今年十七岁,比自己小三岁!
“既然你这么说,那等会儿我要一饱口福了。不知你平日这个时候都在做什么?”锦娘问道。
蒋羡笑:“平日这个时候已经在读书了。”
既然是相亲,还是问清楚好,锦娘道:“是进士科还是明经?”
“好叫娘子知晓,是进士科,昨日还听业师的作了一首诗。”蒋羡还缓缓把自己的诗词念了出来。
锦娘听诗词工整,又听里面有“藤黄”二字,倒是笑了:“我平日画画,倒是常用藤黄,咦,那里就是大叶藤黄树啊。”
蒋羡很惊讶:“这就是藤黄树啊。”他还有些不好意思:“虽说我作诗的时候会用到,但实际并未见过,娘子是怎么认识出来的,我怎么看着像枇杷树。”
“是很像,但是又有不同……”锦娘介绍起来。
蒋羡一脸佩服道:“我听我母亲说娘子绣活很好,不曾想又通诗书,又博学。”
锦娘连忙道:“郎君谬赞了,我也只是恰好懂一些罢了,哪里称得上博学。”
她从穿越过来,几乎碰不到能说到一起的人,蒋羡算是一个,甚至还意犹未尽,很是投机。不对,锦娘失笑,哪来的一见如故,分明是人家一直在带着你聊天。
这小子厉害呀!
第55章
前面的儿女们在说事儿, 后面的大人们也谈的热火朝天,都在把自家筹码抛出来。
蒋六夫人就道:“我是个有话直说的人,我们家中将来南薰坊的宅院肯定是老大继承的, 但是罗娘子放心, 家中还有金梁桥的一处铺面,油面粉墙,一共五间, 后头还有库房, 如今给别人开茶庄,一个月赁钱就十五贯, 另外还有我嫁妆里的一百亩水田都是给她们的。”
罗玉娥也道:“既然您坦诚相告,我也不藏着掖着了, 我们还有一处在州桥那边的宅子, 赁出去给别人住, 将来这座宅子也是给我家大姐儿做嫁妆的。另外,甜水巷的宅子,您也是看到了的, 这些地契房契本也是我女儿一人买的, 更何况她有这门手艺,一年少则也有一二百贯,多则三四百贯的进账。”
二人说完都相视一笑。
这个时候罗玉娥才感觉到诚意,真正想做成亲家的,必定都是以诚相待。
听罗玉娥说完, 蒋六夫人心中愈发满意, 都说绣娘是吃青春饭,但即便如此,人家年轻的时候都能攒下大笔家业了, 一年三四百贯,那三年就能上千贯了。
她也握着罗玉娥的手道:“之前我长子成婚的时候,我还卖了一处铺面,给我那长子媳妇是五百贯的聘金,日后给小儿媳妇亦是如此。”
如此罗玉娥也就满意了,五百贯可不是一笔小钱,难得的是蒋六夫人没有厚此薄彼。
到了仁王寺门前,锦娘则随大人们一处礼佛,每